前言 一味南方这词是我上次交锦瑟上海网友聚会作业时造出来的,因为当时临到末尾时才点了许多南方二重唱的歌,但时间不够了,只好把别的歌咔掉,一味南方。:)
听南方的歌,有许多是台湾民歌时代的歌,有许多还真是类似,而她们俩的歌声特征又那样明显,可以说是一味,一种自有的味道,当然,细品之下,别有味道,几乎所有未听过的朋友初听时都是淡淡的,但一回过味来就说:
“真是好听。”(一般是女孩子)
或:
“妈的,天下怎么有这么好听的声音?!”(一般是男孩子)
或:
“这样的音乐不流行(或大陆怎么从没引进过),真没天理了。”(比较中性的看法)
但幸好我们还有服务周到的D版商,MMX已经发现了街上有南方二重唱的金选辑的D版出现,说D版商还真体贴人:P,我倒不这么认为,我情愿相信那些做D版的有一些是我们未知名的朋友,他们也一直在关注着我们也同样喜欢的东西。
说不定将来真象另一个朋友说的,有机会我们可以向D版商订作我们喜欢的专辑。
我从南方来
据说南方二重唱的名字起源是因为《梅雪争春》中的第一句:
“南方新年里,有一天下大雪。。。”
但在南方的第一张专辑《细说往事》里,有两首歌名中含有“南方”的歌,相信这不只是巧合。
南方这一个名字不仅是好听,琅琅上口而已。(沾了“南方”的光不只是这个二重唱。据说国安队的南方在未出名前已经有记者记住了他,不为什么,就为这个名字:P)
即使不细品这两首歌词,我也可以猜到在台湾那一个小小的孤岛上,南方(或者叫南部)代表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状况。
假如说台北是都市的话,南方(南部)就是乡下;
台北是繁华,南方(南部)就是朴素;
台北是喧嚣,南方(南部)就是安静;
台北是纸醉金迷灯红酒绿的生活,南方(南部)就是蓝天白云意气风发的理想;
台北是成熟的,即使那些青幼的也不得不更早成熟,哪怕长出了怪胎,而南方(南部)是青年的,年轻的心里总握有更多的梦想,即使老大了也不想成长。
台北是南方(南部)的青年向往而又失落的天堂。
这是整个台湾的情节,不仅是流行歌曲,有更多的流行文化乃至主流文化都说出了这样的声音。不算上罗大佑以地理位置来算在台湾北部的《鹿港小镇》,我还是能够报出大堆的名字。《冬季到台北来看雨》、《心爱的小镇》,甚至电影《夜行货车》、《小镇医生的春天》,乃至那本红遍了中文网络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很难想象如果痞子蔡不是在南部生,南部长,一直躲在成功大学的校园里,而是至身于台北热闹的都市,可以写得出这个东东,在他已是二十九岁的年龄里。
相信南方二重唱的名字给了词作者和曲作者思路,于是有了这两首关于南方的歌,对于他们来说,一切都浑然天成,因为,那本来就是刻进他们生命唱片里的纹路。
附: 我从南方来
如果你同样也从南方来,
别沾都市的尘埃。
这里的人们喜欢在脸上,
涂着层层保护的色彩。
理想被我们从南方带来,
却只能往梦里塞,
如果你开始喜欢哪个人,
最好让他知道你的爱。
有一种感觉叫做无奈,
会让你发现隐藏的悲哀,
快乐虽然短暂的存在,
却值得你用一生去等待。
在那一年我们从南方来,
背着吉它闯天涯,
心里也有少许的期待,
和一场可能的恋爱。
在城市里难免受伤害,
我们都提醒自己看得开,
经过多年青山依然在,
但只有等待陪着我等待。
故事写我们这一代,
结局并不精彩。
当我们在唱着心中的感受,
不想要你难过,
如果你坚持要为我做些什么,
我希望你爱我。
南方的梦
前两天我在听《南方的梦》时,才认识的一个MM在听阿姆斯特朗的香烟嗓,她说这个好,听不懂,所以不会心烦,好多流行歌曲的词,明摆着是让你心烦的。
活活,当时我就在想,那么象南方这样咬字清晰的歌手,“喜欢”不会听成“习惯”,“尘世”而不是“城市”,这些都能听得出来的,岂不该杀?
看,我的想法就是如此直接了当,但我也知道,如果我心烦,我不会再看那些让人心烦的书,宁可看些光明的;至于歌,对我的影响还不至于那么大,可以忽略不计,这也是我一麻木不仁处。
大陆的南方梦是淘金梦,整个和台湾那边是颠倒过来的。不过时空的变幻,角色的转变总是有一些共同之处罢,最起码南方的阳光天空依然是一样的。所以请有以下想法的朋友多听听南方罢;
喜欢和声、乐队组合的朋友;
怀旧的朋友,尤其是怀念台湾民歌时代的那些朋友;
曾经到过南方的朋友(不管是大陆的南方还是台湾的南方);
从小城市漂荡到大城市的朋友;
依然保有理想的朋友;
习惯过着简单、平易生活的朋友;
附: 南方的梦
日子总是在忙忙碌碌,
却是在盲目中追逐。
见不到清晨的日初,
青春却给了日暮。
我这永远嫌慢的脚步,
怎追得上公车的影子。
这世界变得太匆促,
还有一点无助。
爱情它谈的好辛苦,
却什么也留不住。
来自南方的脚步,
在城市寻找自己的路,
那首年少的歌,
还有儿时的梦,
早已被遗忘在尘世里。
期待阳光升起时,
而我们还能够轻轻地唱,
啦啦啦。。。
疲倦的心,只在梦里,
才能够回到真实的最初。
原作者:
金芳
来 源:
[闪亮的日子]论坛
共有6740位读者阅读过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