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史的课上说,爱与死是文学永恒的主题,流行音乐亦然,只是大多数的音乐只谈爱不论死,毕竟能够达到文学高度的流行音乐是少而又少的。 西方的成熟男子最有魅力的时刻或许是他两鬓微白的年纪手持玫瑰为他第N次的爱情表白,有着青春的不羁和冲动,风流一词用在这里是绝对的褒义。
而中国的男子那,生命的告别与光阴的故事早就改变了一个人,在历经过感情的沧海桑田、命运的滚滚红尘之后,似乎是早已将一切的心事化在了尘缘中,此时他的微弱的烛光和飘渺的音乐中和你追忆起初不经意的你和少年不经事的我,一一细说从头。
因为风虽然轻轻的吹、夜虽然沉沉的醉,可是不曾忘记的还是那些不醒的梦。无奈的是纵然觉今非而昨是,沧海却是那么辽阔的,再也无力回头,孤独的人依然是孤独的。
风流和表白相对与这个年纪来说是肤浅而又可笑的,只有沉稳和含蓄是你想看到的。
无论是人生、文学还是电影、音乐,悲剧的价值都总是要超过喜剧的。
作为一个中国人从感情上来讲活着是很累的,因为放不下过去,背上的壳就一日重似一日,想要轻松就要忘却,而忘却似乎又意味着背叛。
中国人似乎永远也不能忘记那些生命中的第一次,第一次的牵手、第一次的回眸、第一次的热吻……而西方人在乎的只是眼前的这一次。
“一切都是缘生缘灭,是你的不会失去,不是你的,求也求不来”,这个中的道理几乎是人人都明白的,又能有几人能真正做的到呢,就算是做到的人在瞬间得到了一份洒脱却又永远的失去了那份等遍了千年终于见你到达的执著。儒家强调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迂腐和执著原本是一体的,却被远远的隔离了开来。
无条件的付出或许是中国人爱情的最高境界,不然何来的“我将生命付给了你,将孤独留给我自己”的箴言?而且还要有“如此的付出我问心无愧”的大度。
爱情是一个美丽而有凝重的话题,真的是一个温柔的陷阱
原作者:
小璐
来 源:
[闪亮的日子]论坛
共有6795位读者阅读过此文